人文与教育学院把课程建设联合教研活动放入流动植物观察站现场
为了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化和创新性发展,人文与教育学院于2021年11月3日中午,在流动植物观察站开展了一次特别的、生动的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以“活教育”引领下的自然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由吕梦思老师主持,执行院长刘毅以及专业教育能力教研室、才艺技能教研室、卫生保育与心理教育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活动一开始,刘院长首先向老师们介绍了流动植物观察站的建设初衷是对“活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发展,希望通过室内外的流动植物观察站实训室的建设,来推动学前教育的自然教育、生命教育、审美教育和情趣教育;他也对接下来的环境创设、布局以及课程建设改革提出了要求和期待。他强调,学院将流动植物观察室打造成为具有专业特点的特色课程重点项目,这需要全院老师积极参与,群策群力。
吕梦思老师会上重点介绍了流动植物观察站关于“流动”的内涵,第一个是随季节流动,第二个是随课程流动,第三个则是随园·校流动。学院以流动植物观察站为载体,促进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拓宽园校合作的路径,并提出如何结合各门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开发新颖的相关补充活页教材。
随后,曾军老师向各位老师们解读了这次的环创主题“丰收的喜悦”,为我们讲述了每一个植物背后生动、有趣的故事。现场的老师们听得意犹未尽,都沉浸在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情趣的环境中。
最后,刘院长提出了本次围绕“活教育”理念和自然教育引领的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鼓励专业老师充分挖掘流动植物观察室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和素材,积极创新,设计一次教学活动,开发一个实训项目,制作一些活页教材等等,让流动植物观察室真正“流动”起来,为专业内涵建设注入活力。介绍了下一步该流动站后续完善工作要点,并对此项工作老师们完成时间节点、运行重点进行了部署。
此次流动植物观察室教研活动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沉浸式”的教研活动,老师们进一步了解到流动植物观察站的建设内涵,相信在课程建设和改革方面也获得了一些灵感和启发,希望能为接下来的专业特色规划发展积蓄新力。